西瓜皮:别名:西瓜翠衣、碎秋。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Citrulluslαnαtus(Thunb.)Matsum.etNakai的果皮。
一年生蔓性草本,全株被粗毛。茎细而匍匐,多分枝,卷须2分叉。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20cm,宽5~18cm,羽状分裂或3深裂,各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有糙毛。夏季开花,雌雄同株,单生;花萼5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冠漏斗状,5深裂,裂片广椭圆形;雄花较大,雄蕊5个,其中4个成对合生,1个分离:花药1室;雌花较小,子房下位,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种子多数。
常栽培于田间,以干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我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
果皮常卷成管状、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片块,大小不一,厚0.5~1cm。外表面深绿色、黄绿色或淡黄白色,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皱纹,内表面色稍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网状筋脉。质脆,易碎,无臭,味淡。
6~8月收集西瓜皮,将外面青皮削去,削去内层柔软部分,取中间部分,晒干。
鲜品含糖类、蛋白质、鞣质、番茄红素、果胶、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烷烃及脂肪酸酯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
①抗菌、止血作用:西瓜皮中果胶具有抗菌、止血作用,与多种抗菌药物配伍:具有抗菌增效作用。
②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番茄红素可以抗氧化,调控细胞增殖,低浓度的番茄红素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一起存在时,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并加速细胞的衰老。生理浓度的番茄红素能显著地抑制胰岛素类生长因子对乳腺癌细胞HIC?J的生长促进作用。血浆番茄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番茄红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进展有保护作用。
甘、淡,寒。归心、胃、膀胱经。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水消肿。适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9~30g,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烧炭存性研末撒或鲜者绞汁涂患处。
脾胃虚寒患者忌用。
(1)坐板疮:
用八、九月的西瓜皮,刮薄存一粒米厚者,日中晒脆研细。疮有脓则干掺,无脓将自己津涎调末敷上,少顷疮中即流出水来,敷二次即愈。《种福堂公选良方》。
(2)糖尿病,口渴,尿混浊:
西瓜皮15g,冬瓜皮15g,天花粉12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1)西瓜霜(西瓜白霜):为用未成熟的西瓜与皮硝加工制成。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以皮硝放入其内,然后再将瓜皮盖好,用绳吊在南边朝北的方向风干,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渗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另法将西瓜切碎与皮硝拌匀,放入砂泥罐子内,封好、吊于风口处吹之,待罐子外面生霜时,刮下西瓜霜亦可。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一般用于热性咽喉肿痛,为吹喉剂。
(2)西瓜黑霜:用大西瓜1个、切开蒂部,倒去瓤、子,装满大蒜瓣,仍以蒂盖好,以纸筋泥封固,于火中煨一天,取出研成细末备用。治慢性肾炎、浮肿、肝病腹水:西瓜黑霜,每次3g,一日2次吞服。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西瓜
西瓜:别名:水瓜,寒瓜,夏瓜,西瓜皮,西瓜翠衣。
采收期: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
西瓜皮、瓤、子、西瓜霜。
西瓜瓤及皮:味甘淡,性寒。
西瓜子:味甘,性平。
西瓜霜:味咸,性寒。
西瓜汁:味甘,性凉。
西瓜瓤及皮:清热解暑,解渴,止热除烦,利小便。
西瓜子:滋补,润肠。
西瓜霜:清热消肿,解暑,利咽喉。
西瓜瓤及皮:肾炎,水肿,小儿夏季热,高血压,肝硬化腹水。
西瓜子:便秘。
西瓜霜:咽喉肿痛,口舌溃烂。
西瓜汁:口疮。
视各人病情适量用之。
脾胃虚寒者勿用,消化不良或腹泻者少用。
西瓜瓤含果糖、蔗糖、葡萄糖、钾盐、氨基酸、有机酸、酶、枸杞碱、多种维生素等,西瓜子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瓜氨酸、月桂酸。
1.急性肾炎、水肿:
西瓜皮75克,赤小豆37.5克,鲜白茅根56.25克地胆草30克,水丁香30克。
用法:水煎当茶饮。
2.小儿夏季热:
鲜西瓜翠衣56.3克,荷梗11.3克,青蒿5.6克,竹叶心5.6克,石膏11.3克。
用法:水煎分次服。
3.咽喉肿痛、口舌溃烂:
西瓜霜适量。
用法:将西瓜霜吹入口腔患处,每日5次。
4.高血压:
西瓜皮75克,钩藤37.5克,草决明18.8克,苦瓜藤18.8克,(鱼腥草)十药18.8克。
用法:水煎当茶饮。
5.老人家或孕妇便秘:
西瓜子18.8克,蜂蜜18.8克。
用法:加入水适量,炖30分钟后饮用,连服3~5天。
6.肝硬化腹水:
新鲜成熟西瓜1个,紫皮大蒜适量。
用法:先将西瓜用刀挖一个荼杯大的洞,掏尽瓤、西瓜子仁:再将大蒜除外皮,填满大蒜,然后再将切的西瓜皮合拢,用竹签捅牢。将西瓜放入锅内,隔出蒸2个小时。吃瓜及大蒜,分4次吃及饮汤。
7.腹水:
西瓜皮37.5克,黄瓜藤.5克,冬瓜皮37.5克,玉米须18.8克。
用法:水煎服。
8.水肿:
西瓜皮37.5克,冬瓜皮37.5克,白茅根37.5克,赤小豆37.5克,玉米须37.5克。
用法:水煎当茶饮。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处方一本全》西瓜皮
西瓜皮:别名:西瓜翠衣。
性凉,味甘。
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用量:15~50克。
①夏日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西瓜皮切碎,煎水代荼饮。
②烧烫伤:
西瓜皮适量:烧灰研细,香油调匀,搽患处。
③小儿流诞,口水黏稠:口角潮红糜烂:
西瓜皮50克,淡菜20克,放入锅内加清水毫升,煮至毫升,去渣,加入冰糖24克溶化,凉后即可随意服用,每日1~2剂,连服7~10日。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西瓜(附:西瓜皮,西瓜霜,西瓜子仁,西瓜子壳,西瓜根叶)
西瓜:异名:寒瓜,天生白虎汤。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果瓤。
6~8月釆收成熟果实,一般鲜用。
西瓜汁含氨基酸:瓜氨酸,α-氨基-β-(1-咪唑基)丙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维生素A、B?、C,β及γ-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以及钾盐为主的盐类等。
???瓜瓤含无机元素:钾,钠,钙,镁,铁,磷,锌,锰,硼;且含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
甘,寒。归心、胃、膀胱经。
《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经。
《本草求真》:入心包、胃。
清热利尿,解暑生津。主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
1.《饮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2.《日用本草》: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
3.《滇南本草》: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
4.《随息居饮食谱》:清肺胃,治火毒,时证。
5.《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西瓜汁膏用于糖尿病有效。
6.《玉楸药解》:甘寒疏利,清金利水。涤胸膈烦躁,泄膀胱热涩。
7.?汪颖《食物本草》:疗喉痹。
8.《医学入门》:病热口疮者食之立愈。
内服:取汁饮;或作水果食。
中寒湿盛者禁服。
1.《延寿书》:北人禀厚,食之犹惯,南人禀薄,多食易至霍乱,冷病终身也。
2.《纲目》: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3.《随息居饮食谱》:中寒多湿,大便滑泄,病后、产后均忌之。
1.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者:
好红瓤西瓜剖开,用汁一碗,徐徐饮之。《本草汇言》。
2.治阳性水肿:
大西瓜1个,开一小孔,灌入捣烂的紫皮大蒜2头,蒸熟后,服汁。每次1碗,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3.治中暑,小便不利:
西瓜汁适量,冲莲子心汤服。《安徽中草药》。
4.治夏、秋腹泻,烦躁不安:
西瓜、大蒜。将西瓜切开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纸包七至九层,再用黄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内出气,木炭火烧干。研末,开水吞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5.治口疮甚者:
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丹溪心法》
6.治痔突出,坐立不便:
用西瓜煮汤熏洗。《卫生易简方》。
附:西瓜皮
西瓜皮:异名:西瓜青,西瓜翠衣。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外层果皮。
6~8月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
鲜翠衣含总糖(mg/kg).6,可滴定酸.11,蛋白质.6,氮.2,鞣质,钾.6,钠50.6,钙3.3,镁4.6,铁0.2,磷3.3,锌0.4,锰0.04,硼0.04,总提取物约2%。还含氨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以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甘,凉。归心、胃、膀胱经。
《萃金本草述录》:甘,寒。入手太阴、足太阳、阳明经。
《青岛中草药手册》:入心、胃经。
清热,解渴,利尿。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1.《随息居饮食谱》:凉惊涤暑。
2.《药性切用》:泻皮间湿热,治肤黄、肤肿。
3.《萃金裘本草述录》:清金除烦,利水通淋,涤胸膈躁烦,泄膀胱热涩,治天行火疟,风瘟热证最佳之品,脾胃湿热取汁热服。
4.《上海常用中草药》:主治中暑发热,烦闷口渴,小便量少色黄;急性热病发高热,口渴,汗多,烦躁;冬季因气候干燥而出现的咽喉干痛及嘴唇燥裂。
5.《福建药物志》:治痢疾、小儿夏季热、扁桃体炎、天疱疮、烫伤、脱肛、丹毒。
内服:煎汤,9~30g;或焙干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鲜者绞汁涂患处。
《四川中药志》年版:脾胃虚寒者忌用。
1.治肾脏炎,水肿:
西瓜皮(须用连髓之厚皮,晒者入药为佳,若中药店习用之“西瓜翠衣”则无著效)干者40g,白茅根鲜者60g。水煎,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2.治咽喉干燥疼痛或口唇燥裂:
西瓜翠衣30g。水煎,每日服2次,连服数日。《吉林中草药》。
3.治心热躁,口舌生疮:
西瓜翠衣15g,炒栀子6g,赤芍9g,黄连4.5g,生甘草4.5g。煎服。《安徽中草药》。
4.治糖尿病,口渴,尿混浊:
西瓜皮15g,冬瓜皮15g,天花粉12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5.治坐板疮:
用八九月的西瓜皮,刮薄存一粒米厚者,日中晒脆研细。疮有脓则干掺,无脓将自己津涎调末敷上,少顷疮中即流出水来,敷二次即愈。《种福堂公选良方》。
治疗肾炎:取西瓜1个,9kg上下为宜,于一端挖1个5~6方寸的口,取出瓜瓤,放入紫皮大蒜g,冬瓜皮94g,如加白蔻仁g,砂仁g,则效果更佳,将原皮盖口,竹签扎牢,外糊1层1.5~2cm厚的泥,放入自制窑内用木柴火烧4~7小时,冷却后,破泥壳,取黑炭研末而成“肾宁散”。每日服6~7g早、晚饭前各服一半,以白茅根煎液为引,有的适当给以补肝药物及抗炎剂,给无盐或低盐饮食。在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连续治疗方法。共治疗多例肾炎,据收集到的近例资料统计,彻底治愈无复发者占29.03%,基本治愈恢复工作者占31.45%,疗效显著者占12.42%。另有报道,用肾宁散为主治疗慢性肾炎,治疗期间,除降压药外,停用其他治疗肾炎西药。A组:肾宁散7g,每日2次;白茅根50g,煎水ml,分2次与肾宁散同服。B组(有反复感冒,影响病情者):肾宁散7g,每日2次;白茅根50g,黄芪30g,煎水ml,分2次与肾宁散同服。治疗期间,每星期测清晨尿常规1次,治疗前后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各1次。共治疗44例。结果:两组增进食欲,利尿消肿作用明显(60%~80%);降低感冒发病率分别为:A组20%,B组76%(P0.05);尿蛋白消失率:A组35.5%,B组70%(P0.05);红细胞消失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肾功能损害:6例BUN、Cr升高者,用药后无改善。
附:西瓜霜
西瓜霜:异名:西瓜硝。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
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命在须臾:用大黄泥钵一个,将西瓜一个照钵大小,松松装入钵内,将瓜切盖,以皮硝装满瓜内,仍以瓜盖盖,竹签插定,再以一样大的黄泥钵一个合上,外用皮纸条和泥将缝封固,放阴处过数日,钵外即吐白霜,以鹅毛扫下收好,仍将钵存阴处,再吐再扫,以钵外无霜为度,收好。
本品呈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盐,遇热熔化。气微,味微咸。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规定:本品(干燥品)含硫酸钠(Na?SO?)不得少于90.0%。
1.抑菌作用:平皿法试验表明,桂林西瓜霜对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白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稀释度为1:16、1:32、1:64,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mg/ml、3.13mg/ml、6.26mg/ml。
2.抗炎镇痛作用:桂林西瓜霜0.48g/kg、0.24g/kg、0.06g/kg灌胃可减轻巴豆油致小鼠耳郭肿胀率,相同剂量给予大鼠,可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率及棉球肉芽肿胀率,提高热板致痛的痛阈,抑制醋酸扭体反应,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口腔溃疡大鼠黏膜溃疡愈合,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3.祛痰作用:小鼠气管酚红法表明,0.24g/kg的桂林西瓜霜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提示适量的桂林西瓜霜喷剂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毒性:急性毒性:小鼠灌胃LD??为1.3±0.12g/kg。长期毒性:桂林西瓜霜4、2、0.2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倍、50倍和5倍)大鼠灌胃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本草再新》: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脾、肺二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喉风,喉痹,白喉,口疮,牙疳,久嗽咽痛,目赤肿痛。
1.《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2.《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3.《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消肿。
内服:1~2g,冲服。
????????外用:研末吹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虚寒患者忌用。
1.治一切喉证,肿痛白腐,退炎消肿:
西瓜霜五钱,西月石五钱,飞朱砂六分,僵蚕五分,冰片五分。研极细末,吹患处。阴虚白喉忌用。(《喉痧症治概要》玉钥匙)。
2.治白喉:
西瓜霜二两,人中白一钱(煅),辰砂二钱,雄精二分,冰片一钱。共研细末,再乳无声。如非白喉,减去雄精。(《治喉捷要》瓜霜散)。
1.治疗口腔溃疡:治疗方法:于溃疡创面喷西瓜霜喷剂,每日3~5次,每次喷溃疡创面覆盖位置。疗效:82例患者使用治愈率为98%,1日者5例,2日者9例,3日者18例,4~6日者46例,另4例未复诊。使用方便,未见有不良反应。
2.治疗慢性牙周炎:实验组50例患牙行超声洁治术后,将适量复方西瓜霜喷剂喷敷于患牙牙周表面和牙周袋内,每日3次。对照组48例患牙行超声洁治术后,用朵贝尔液漱口,每日3次。两组均以7日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25例,好转14例,无效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用于口腔护理:对需要作口腔护理的个病例,按作第次口腔护理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组90例。用传统口腔护理法为观察组:加用西瓜霜润喉片含化的为实验组。口腔擦拭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实验组在每次口腔护理后让患者含化西瓜霜润喉片1片,可以根据需求重复使用,最多可达到每小时1片。观察内容:患者有无口臭(经口腔护理组专门观察员确定);患者主观口感舒适与不舒适;追踪至出院记录口腔炎症病例。结果:实验组87例无口臭发生,另3例发生口臭;口感舒适84例另6例口感不舒适。观察组71例无口臭发生,另19例发生口臭;70例口感舒适,另20例口感不舒适。统计表明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观察组。
4.治疗褥疮:70例患者按4:3随机分为西瓜霜组和褥疮膏组。西瓜霜组在溃疡面喷上西瓜霜(规格0.6g),每日3次,对有泡的炎性浸润期褥疮,先在无菌操作下剪去表皮,然后均匀喷上西瓜霜。对溃疡面褥疮,先用无菌等渗盐水清洗创面除去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再在创面上喷满西瓜霜,并充分暴露创面。10日为1个疗程。褥疮膏组使用褥疮膏(规格20g),每日1次,2星期为1个疗程,对溃疡面褥疮处理同西瓜霜组。结果,西瓜霜组和褥疮膏组的患者症状都有所改善。西瓜霜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褥疮膏组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5.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暴露宫颈,清洗阴道后,用干棉球擦干(印干)宫颈和阴道,然后用西瓜霜喷洒在宫颈糜烂面上,覆盖整个糜烂面,厚度以看不见宫颈颜色为宜,每日1~2次,7~10日为1个疗程,共治50例,结果,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附:西瓜子仁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种仁。
6~8月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晒干,去壳取仁用。
甘,平。归肺、大肠经。
清肺化痰,和中润肠。主治久嗽,咯血,便秘。
1.《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2.《药性切用》:性能涤垢,善消暑烦、结燥之痰。
3.《得配本草》:炒食补中。
4.《本草求原》:止痢,解烟毒。炒则温中,开豁痰涎。
5.《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内服:煎汤,9~15g;生食或炒熟。
《医林纂要》:多食惹咳生痰。
使面容光彩:
西瓜子仁五两,桃花四两,白杨柳皮二两。为末,食后米汤调服一匙,一日三服。一月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无白杨皮或用橘皮亦可。《验方新编》。
附:西瓜子壳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种皮。
剥取种仁时收集,晒干。
淡,平。归胃、大肠经。
《本草撮要》:治吐血,肠风下血。
内服:煎汤,60~90g。
1.治吐血,肠风下血:
瓜子壳一茶盅,煎汤一碗吃下,血即止。(《纲目拾遗》引《不药良方》)。
2.治肠红,不论新久:
地榆炒黑一钱:白薇一钱五分,蒲黄炒黑一钱,桑白皮一钱五分,瓜子壳二两。煎汤代水。(《纲目拾遗》引《传信方》)。
附:西瓜根叶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根、叶或藤茎。
6~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淡、微苦,凉。归大肠经。
清热利湿。主治水泻,痢疾,烫伤,萎缩性鼻炎。
1.《滇南本草》:根、叶:煎汤服,治水泻、痢疾。
2.《湖南药物志》:治烫伤:西瓜叶,烤热:捣汁外搽。
3.《广西民族药简编》:藤茎,水煎服治萎缩性鼻炎。
内服:煎汤,10~30g。
????????外用:鲜品捣汁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