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药材如人生,有些药需生鲜服用为佳,有些则在岁月的沉淀,时间的洗礼下,性味和功效都发生了改变,得到了更好的疗效。
赤色茱萸·变韧且坚
-吴茱萸,脆弱的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吴茱萸,是大家心中代表着故乡的一种本草。新鲜的吴茱萸,表皮十分薄,轻微的磕碰都会使果实受损,而在不断地翻晒,翻炒之下,它褪去了青涩,也炼就出了坚韧的表皮,不再惧怕铁器的捶打。在滤网和风车的过滤下,变得更加干净纯粹。
正如党百年不变的初心,坚定地拥护着人民,倾尽所有,勇挑起“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的使命担当,成就人民的幸福生活。
当你走进这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世界,坐在街角,享受一杯咖啡,在喧闹和忙碌的城市中,寻得片刻宁静。可你是否知道,这样的灯火为什么属于我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上海发生的风雨岁月,探寻答案吧。
一、复兴公园街区
01、上海复新公园
复兴公园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园内,共产主义先驱马克思恩格斯的雕像坐落于此,在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和思想在上海开始传播,并引领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02、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青年,我的青年
从雁荡路口沿着高大茂盛的梧桐树道步行3分钟,走进南昌路弄,老式里弄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在移步抬头的瞬间,一块“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铭牌赫然映入眼帘,时时提醒着人们,中国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悠悠燃起……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这里也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
推开黑漆实木大门,穿过石板台阶天井,进门就是客堂间,也是当年陈独秀的会客室。
客堂间醒目位置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会客谈话以十五分钟为限”。那时的陈独秀太忙了,而拜访者又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因此有了这个“十五分钟为限”的友情提醒。
03、上海博文女校旧址
辗转移步,面前这幢独立的二楼二底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则是原先博文女校的所在地。年7月,有个“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一行9人借住于此。
他们以此名义借住,而真正的使命却是要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暑假里看似平静的女校,激荡的,却是此后中国波澜壮阔红色画卷的“初心之作”。
04、中共一大旧址
中共一大·起点
-一大的召开-
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也是在这里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星星之火,在此开始绽放,经过岁月的沉淀,现如今,已成为有多万党员的大党。
图
修建中的新馆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身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新馆正在修建中,让我们一起期待新馆在7月的重新开放。
二、徐汇衡复风貌区
01、徐汇公园-百代小红楼
年5月9日,《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版录音就是在这座小红楼录音棚录制完成。《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由左翼文化重要领导人、电影剧作家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国歌,国歌!
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将《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年,正式将该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02、上海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重要地方。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
传承的鸽子
在故居主楼旁的鸽棚里,依旧生活着宋庆龄身前饲养过的鸽子们的后代。
相关视频敬请在
bilibili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