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王文萍与葫芦烙画的情缘
TUhjnbcbe - 2020/6/24 12:08:00

王文萍与葫芦烙画的情缘


徐永恒


在首届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作品展的众多展位中,有一个葫芦烙画的展位前总有众多游客驻足,人们仔细观赏、认真询问,不仅体会葫芦的福禄之意,更欣赏烙画的创意之美。


这些葫芦烙画是吉翔藤越工艺品加工中心展出的,8月7日下午,来到展位时,负责人王文萍正对着一幅未完成的《九鲤图》静静思考。王老师,这幅《九鲤图》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听见发问,王文萍先是一愣,回过神儿来说:这里有我的创意啊!单说上面这条跃起的鲤鱼,我把它的姿态与葫芦外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鱼跃龙门之势。


就从这条鱼,王文萍说起了她与葫芦烙画的情缘。在全市众多葫芦烙画艺人中,王文萍入行算是晚的。2006年,王文萍通过在葫芦山庄工作的老伴儿赵忠礼第一次见到了葫芦烙画,向来喜爱民间艺术的王文萍被葫芦烙画的魅力深深吸引,她当即决定自己也要做葫芦烙画。


因为老伴儿接触葫芦烙画的时间早,一开始王文萍就师从老伴儿,但慢慢地,老伴儿在创作思想上的墨守成规令王文萍不得不自立门派。葫芦烙画的灵魂在于创意,创作思想要像草原上自由奔腾的马一样不受任何拘束才行。王文萍说,别看葫芦小,蕴含的创意却大着呢!


展台上摆设的葫芦烙画中,图案从生肖、福寿题材到人物、山水、寓意吉祥的花鸟应有尽有。形状也各具特色,有标准身材的独特创意多种寓意和谐、吉祥、甜美的花朵百花争放;有长相出众的别出心裁根据一些葫芦酷似长鼻子的特征,做成了小象头;有魁梧与娇小的完美结合由身材各异的葫芦组成的4只充满活力的小天鹅,携手共舞着《天鹅湖》。


创作之初,王文萍的创意也很匮乏,为了打开思路,她不断从布艺、刺绣、剪纸等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她喜欢读古书、钻研古画,将传统美与现代美结合;她还是一个参展狂,为了开阔眼界,无论哪里有艺术品展都肯定有她的身影出现,通过对外地艺术品的学习植入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创意。


展台上挂着一串串新奇的小玩意儿陶葫芦,这在其他葫芦烙画店里是看不到的,这是王文萍的独特创意,灵感来自一幅陶画。在一次展会上,王文萍看到一幅精美陶画,由此受到启发,创作出了陶葫芦,不仅如此,王文萍又融入创意创作了五福串猪,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展出,获评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优秀作品。


令王文萍创意不断的还有全市浓郁的创意氛围。市里正在大力发展创意经济、打造创意城市,对文化创意给予了大力支持,我深有体会,现在全市的文化创意工艺的氛围十分浓厚,从这次声势浩大的作品展就能看得出。王文萍扫视了展棚一周继续说,这些人创作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还将促进文化创意的产生。


王文萍靠创意获得了葫芦烙画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授权,省文联还授予她辽宁民间艺术家工作室牌匾。


最近,王文萍又有了新创意,她要把葫芦烙画做成带动更多人致富的产业。她准备教农民种植葫芦,再教给他们烙画的技术,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同时还能形成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王文萍这么做基于一个想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意思路,葫芦烙画在更多人的参与下终将成为创意无限的产业。


在我眼里,每个葫芦烙画都是艺术品而不是商品,只有潜心钻研,才能创意不断。创意的成长还需要肥沃的土壤,起初做烙画只是因为喜欢,但在市里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让我有了做成产业的创意。我相信在葫芦岛这片培养创意的沃土,葫芦烙画终将长成创意大产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文萍与葫芦烙画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