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老中医医案1噎膈2肝腹水3肾病综合征 [复制链接]

1#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学无止境,向书本学,向老师学,向同行学,也要向患者学习。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博大精深,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隐藏在广大的民间,我们中医人要善于去发现,去揣摩,去领悟,掌握的招数多了,水平自然也提高了,所谓“艺不压身”。我从医四十载,有勤写笔记(信息量巨大)、书写病历的好习惯。博览群书,获益多多。笔者从医30多年来,曾目睹有些民间老医院不能治愈的重症患者,今介绍如下:(一)噎嗝案在古代,“风、痨、臌、膈”为中医四大难症,即使到目前,除“痨症(肺结核)”被攻破外,“风(脑中风)、臌(腹水)、膈(食道癌、食道炎)”仍属疑难重症。笔者三十年前还医院工作时,曾接诊一噎嗝患者,系二矿工人工程秋喜的父亲,65岁,夏季7月发病,食不下,满腹胀痛,胸痛,饮食吃饭时食物经过食管即感胸痛、腹痛难忍,故患者惧怕进食,大便多日不解,口干渴,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形体消瘦,病已20多天,不能进食,又未及时补液,身体极度衰弱。笔者初诊,辨证为阴虚燥热,用养阴润燥法无效,后患者儿子请一民间老中医诊治,处方如下:香油炒当归30g、白芍30g、麦冬15g、沙参30g、生地20g、川楝子12g、甘草10g、肉苁蓉20g、佛手15g、香橼15g、黄连10g、苏梗10g、大腹皮15g、生麦芽20g、天花粉15g、白扁豆30g、蒲公英30g、大黄10g。用药3付,大便得下,胸腹痛减轻,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按上方去大黄加减10余付而愈。3年后患者患中风去世。按:从本案组方看,系一贯煎加减,以药测证,当为阴虚燥热,气机阻滞,故用养阴润燥,活血理气而取效。独特之处在于本方用油当归30g,该老中医一再交待要亲自用香油炒当归,油当归功能养阴活血止痛,润燥通便,强调患者阴液大亏,非油当归无以滋其阴,润其燥,是为画龙点睛之处。(二)肝腹水案一鹤煤公司二矿退休工人陈成恩的妻子,65岁,患乙型肝炎20年,后又转化成肝腹水,年4月1日陈师傅请来老家河南省淇县小河口一老中医张恒德为其老伴诊治,张老中医系陈成恩的街坊,在当地很有名气,故邀至鹤壁,治疗一个月而愈。后来我还专门到淇县小河口村拜访过张恒德老中医,在张老先生家里住了两天,相谈甚欢。今将该病例总结如下:陈妻,66岁,年4月1号张老中医初诊。患者腹部胀大如鼓,肚皮青筋暴露,肚脐突出,面色苍黄,小便量少,饮食减少,舌质红少苔,乏津液,脉弦细数,张老中医认为系阴虚血瘀水停,方用沙参、生地、白芍、女贞子、石斛、栀子、川楝子等,一付,水煎服。并配速尿针2支,丹参注射液。二诊:服一付尿量增多,改用六味地黄汤加炒莱菔子、木香、大白、香附、青陈皮、太子参。一付。三诊:尿量增多,击鼓再进:生地20g、山药30g、山萸肉15g、女贞子30g、龟板20g、当归10g、栀子10g、白芍20g、石斛20g、车前子60g、冬瓜皮30g、牡丹皮15g、炒莱菔子40g。一付,水煎服。四诊(年4月6日):出现低热,牙痛,此系阴虚有热,拟方:制首乌10g、石斛20g、麦冬30g(针对牙痛)、太子参30g、枸杞子20g、银柴胡25g、丹参15g、丹皮15g、败酱草30g、制鳖甲15g、地骨皮20g、白薇15g、生地30g。五诊(4月8日):腹水已退完,饮食增加,胃气来复,舌质转润。精神好转。拟下方收功:银柴胡15g、白芍10g、大白10g、青皮20g、炒莱菔子30g、香附15g、木香6g、郁金10g、川楝子10g、砂仁15g(捣碎。按:本案在西医看来,必须住院治疗,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阴液耗伤,辨证属阴虚血瘀水停,故用养阴活血利水法取效。在该病的治疗中,张老中医传授给我许多经验之谈,今总结如下:(1)在治疗肝腹水时,用丹参针10~20支/日可加强活血化瘀作用,比中药汤剂活血化瘀药更易收效。在腹水多,腹胀大,小便少,不能进食的情况下,用25%葡萄糖针2支加速尿1支静脉推注,加速利尿,如腹不胀则不用。无论任何肝硬化腹水,不能以追求利尿为目的,所谓“肝好(肝功能正常)则水自下”,所以治肝为第一要着。(2)肝病主要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结果,故治疗肝病以调理肝脾肾功能正常为目的。(3)肝腹水为大病,主张观察要细,辨证要准,一天开一付药,以便于观察服药后的反映,及时调药,不能急于求功。(4)治疗肝腹水,健脾运脾为要着,脾主运化水湿,脾之功能健运,则水湿自去。(5)中药利尿药(利水药)常用猪苓20g、车前子60g、泽泻30g、生薏苡仁50g,用量要大,但也不能常用,用的时间长了,和西药利尿药一样会失去作用。可以用2付停几天,要从根本上治疗。(6)肝腹水后软坚散结,软化肝脾,活血化瘀当属必用。(7)一般肝腹水多由于肝郁脾虚。肝腹水阶段要注意卧床休息,要避免颠簸,否则容易导致恶化,饮食容易清淡,不吃生冷油腻等不容易消化之品,鸡蛋、带鳞的鱼可以补充蛋白,也有利于利水,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肝腹水案二笔者朋友刘国平的姑姑是河南省焦作人,女,60岁,2年前患肝腹水,化验白蛋白低,在焦作市、医院用西药治疗,花费上万元不见好转,后听说焦作沁阳县有一个77岁的王老中医治疗肝病有神效,乃去求治。初诊方:柴胡25g、白芍40g、龙胆草25g、山药30g、枸杞子25g、栀子25g、泽泻25g、赤小豆30g、土茯苓25g、鸡内金15g、羚羊角粉4g(冲服)。二诊因失眠加炒枣仁30g。并给自配的药丸,交代是泻肚子的(笔者考虑可能由大戟、甘遂、芫花、大黄、二丑等组成)。服用10付即腹水消退,白蛋白上升到正常。共服15付痊愈。王老中医嘱咐患者治愈后注意调养,多吃鸡蛋,常年服用三甲散(制鳖甲、炮穿山甲、炒鸡内金、土元),以免复发。我特意问刘国平的姑夫,王老中医的病人那么多,是不是一个人一个方,其姑夫说方子大致相同,个别不一样。还给我介绍了王老中医治愈上海一个患重症肝硬化腹水军队少校的故事。该少校患肝腹水在上海住院治疗无效,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慕名找王老中医诊治,王老中医治以峻下腹水法,以常规量不效,加倍又无效,最后以三倍于常规量泻下。患者泻下无数,腹水全退,但又导致严重脱水,奄奄一息,急又输液抢救,从此肝硬化腹水痊愈,顺利返回部队。此例肝腹水治愈在当地传为佳话。按:看王老中医的用药,皆是异于常人,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少校肝腹水案,没有深厚的功底,谁人敢用,正所谓“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三)肾病综合征(水肿)笔者曾接触一肾病患者,诉说10年前患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在当地治疗无效,后听说河南省保丰县一老中医治疗此病有绝招,乃去一试,用方20付而愈。处方如下:金银花25g、连翘25g、生地35g、熟地35g、黄柏12g、知母12g、仙灵脾20g、紫苏12g、砂仁7g、山药30g、山萸肉20g、丹皮12g、赤芍15g、黄芪20g、泽泻20g。水肿严重时加大腹皮30g、车前子60g。按:综观此方,立意以补肾益阳,清利湿热入手,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其中生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滋补肾阴,金银花、连翘清上焦热,知母、黄柏、车前子清下焦湿热,仙灵脾补肾阳,砂仁消除二地粘腻之性。黄芪益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消尿蛋白之功,赤芍活血,大腹皮、赤小豆加强利水之功。该方组方严谨,故有奇功。(四)脉管炎案(脱疽)我曾经在鹤煤公司职工二院工作20年。给职工二院送中草药的亳州药商赵某某曾向我介绍他的一个朋友患脉管炎久治不愈,后经一民间老中医妙手回春的故事。处方只有四味药,系四妙勇安汤:当归、元参、金银花、甘草,皆为大剂量,老中医交待,不要改方,连用付必愈。患者坚持守方,果然服到90付时痊愈。这便是该老中医拿病特准,有主见,坚持守方见功。也是我所佩服之处。医者无主见,患者也三心二意,频繁更医换方,如何能治愈呢?看来,一个好大夫,经验多了,水平也高,也非常有自信,自然患者也相信他,治愈的希望也就大了。按:四妙勇安汤出自《验方新编》卷二,但原书有方无名,该方名见于《中医杂志》年第11期,方由金银花、元参各3两、当归2两、甘草1两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脱疽(脉管炎)火毒炽盛,血瘀症。由于其卓越的功效又被载入《方剂学》课本。所以说,《方剂学》课本上的处方皆是历代名方精方,是医者一生的心血所凝结的最宝贵东西,效果卓著,能经得起临床重复验证,作为后人,要仔细领悟,反复揣摩,继承下来,有利于提高。

郝现军大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