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迪斯雷利说:“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乔光伟正是这样一位善于通过诗歌描绘自己心灵的画家诗人。他把写作作为个体生命终极价值体认的过程,在诗歌的道路上一直不懈前行……■乔光伟,20世纪70年代生,河南禹州人,现居平顶山。系河南作家协会、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歌》《星火》《诗林》等报刊,曾获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诗歌奖等奖项,并有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歌(精)》《桃花诗三百首》等选本。
片羽(组诗)
愿望
——怎可辜负涛声的听力,穹顶的视域,
以及一场旷雪单一固执又浓浓的爱意?
临渊带出空词。抽刀不是抽刀的实质,
——而回到旧是多么迅疾!
必须保持审慎,专注和仰慕
登高晨光,让瞑目抵达不死——
雪的少年
黎明拿霞光与黑暗对峙
而你该怎样抵抗衰老和死亡
极速中有召唤,那是
来自雪的少年
当然它只是稀缺的局部
还需要加上露水,鸟鸣和花儿朵朵的果敢
流水决绝,雪峰和星空有时也会坍塌
趁着春日尚好,你必须抓紧种下神话
不复中,你惟有仗剑,快马
亲征,御驾
在一场少年雪里,饮尽孤独,西风,狂沙,晚霞
让啸声凌厉,势如虹,一剑贯天涯
一朵花开,不为了什么(一)
风再次指认了自己的身份。公园,街区
或者山道上的台阶
送流水呀
美其所美,它们的礼仪多么恰巧且得体
以白薇,栀子的模样,野生于路边
始终保持沉默,安静,不说话
仿若白云是蓝天的看客
我是自身的烛盏,而且一直是
哪怕人世苍凉,几近沦落如
长河落日,大漠滚滚里的天涯倦客
目光所及,那些路过之人,登山之人
毫无匆急——那步履
多么安静呀!只默许,认可,且面含微笑
鹤舞九天时,松下放浪时,明月叩门时,它都在
以至于风暴平息
一朵花开,不为了什么——
只不过假象或虚构。它始终是蛰伏着的开阔的渡口
寻找
它是连续的。就在上午
又再次打断我的平坦
一只或者几只,甚至成群的
长尾巴的灰雀
从大清早开始
就在窗外叫
一一它们在叫什么呢?
实在遗憾,我始终无法破解它们的言语
现在是晚间时候
我坐在河岸背阴的草坡上
草的软正适合于秋的浅
可这仍然无法打消我的疑虑
一一纳闷从开始到开始
就像生活的一部分。清秋天
不知道该翻阅一部什么样的词典
第六感
有时候,我们需要有局限的辽阔
比如这可以相较于一个人现实的爱情
可以把自已想象为舟船,也可以想象为无羁的风
可以肯定的是:舟船也需要靠岸
风也需要可以停下来的舍院或港湾
木槿和紫薇有所单薄
该如葵花灿灿吧
秋天日趋明媚和向远,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雪
先止于悬崖之美,且不问对错
你多么适合这一刻的安静,它属于小
仅限于一只麻雀的辨识度
已是初秋夜。河边的台阶上
局限的辽阔里
你讨厌着,从这个城市不同方向涌出的
污浊的流水声
浪子
我需要一个山岗
我坐在山岗上
一一不在边城也可以做浪子
清秋夜。清秋月
我将从山岗上下来
一一我寻找。未清秋,未明月
漆黑。黢黑
我在夜晚的街道上游荡
明日不可欺。为了明日
我做今夜的浪子
——一刻不停去找寻那
高远的星辉
编辑
云角
图片
作者提供
来稿
pdswri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