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学好这几招,入秋少生 [复制链接]

1#

以前开空调都觉得热

现在开点风扇就感觉凉意嗖嗖

(这才是秋天的味道...)

嘿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今天,秋分了!

作为一名正宗的广东人

计仔君自认为

广东只有两个季节:夏天、冬天

但是在一年四季中

我们都要和天气做一些无谓的“抗争”

春天:回南天!

夏天:室内焖煮、室外烧烤

冬天:冷到刺骨

而作为“抗秋之争”的重点关照对象

干燥

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皮肤干燥、空气干燥

凡是能想到的东西,都是干燥的!

(计仔君很慌...)

这首改编而成的古诗《咏喝水》

开始进入街坊的视野

渴,渴,渴,曲项向冰箱

肚子好几褶,今天喝了么?

计仔君君话不多说

正式推出粉丝秋季专属福利

寒病起,三个部位不能冻

不少人觉得,这是难得的清爽季节,中午时分气温仍然挺高,所以依然穿着凉鞋、短袖短裤或者裙装,感受秋风拂面的感觉!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医生提醒,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首先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第二个是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第三个就是脚,“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秋凉来,该暖还得暖

对于秋凉,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暖。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最好戴着帽子和围巾。

图:摄图网

而对于腹部的保暖,漏肚脐的衣服,再美也不建议再穿了,低腰裤也尽量避免。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护住腰腹部。每晚睡前还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通诸病消。

脚部的保暖也很重要,王雪梅建议大家要经常热水泡脚,可暖全身,防止痛经等寒病的发生。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

图:摄图网

秋分后,寒凉食物尽量少吃,像肥美的大闸蟹,因是大寒之物,不宜多吃。饮食上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秋季饮食应该要“清润”!

所以它来了

在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心里

没有“煲汤”

这个秋天也就过得不完整了

在座的广东人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煲汤技术了!

不过医生也说了

广东人煲汤的技术是不能嫌弃的

不过对靓汤而言

我们还是要讲究这几个字

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简单翻译:对身体好!

看到大伙如此地蠢蠢欲动

计仔君还是忍不下心

几道计仔君私藏的煲汤菜色

街坊们收好不谢!

01木瓜无花果煲猪骨鸡脚

图:摄图网

食材:

木瓜(半生熟)、无花果、猪上骨、鸡脚、陈皮、生姜。

做法:

1.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木瓜去皮、籽、切块、无花果、陈皮稍微浸泡一下

2.把猪骨切段鸡脚甲,切对半,刀背敲裂,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放水煲

3.大火烧开,小火煲两小时,放入盐即可食用

02山药炖乌鸡汤

图:摄图网

食材:

乌骨鸡1/4只,山药公克,老姜30公克,青葱1根,红枣8颗,水㏄,盐1又1/2小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乌骨鸡剁小块,放入滚水汆烫1分钟后捞出备用。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放入滚水汆烫1分钟后捞出备用。

3.老姜去皮切片;青葱去头部切段;红枣洗净备用。

4.将作法1~3的所有食材、水和调味料,放入电子锅内锅,按下「煮饭」键,煮至开关跳起,掀开锅盖捞出姜片、葱段即可。

03沙参玉竹老鸽汤

图文无关,图:摄图网

食材:

盐、老鸽、沙参、玉竹、杏仁、猪瘦肉、姜

做法:

1.将老鸽剖洗净,去除内脏然后放进开水锅内焯过,洗去血水

2.洗净沙参、玉竹、把猪瘦肉砍成小块,备用

3.把上面所有的材料和姜片一起放到砂锅中,加盖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一个小时再放入盐调味即可。

“靓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噢”

健康拓展:

还敢这样吃话梅?珠海13岁女孩险些丧命!

秋季吃鸭美容+防秋燥!这两种吃法是营养专家推荐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季进补吃什么?

计仔君有话说万物有时

食物的性味也会沾染节气的味道

中医的美好在于大多数时间它只需要你做一个顺时的吃货

18:00~19:00守住电视

广东公共频道《最紧要健康》

告诉你最实用的健康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