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周一味中药柿蒂 [复制链接]

1#

中医带你识中药

张广星,男,39岁,医院主治中医师。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中医药工作14年。曾师从国医大师李世懋,沧州二院名医王庆海,并自购中医药相关书籍余本,精心研读,颇有所得。能够熟练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治疗骨科疾病、妇科疾病及内科杂病,尤其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滑膜炎、乳腺增生、月经病、便秘、失眠、眩晕、鼻窦炎等疾病。

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又叫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全国各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干燥宿萼呈盖状,顶端中央有1果柄,或脱落而留下圆孔,萼的中部较厚,边缘4裂,裂片常向上反卷,易碎裂,基部连合呈皿状,直径1.5~2.5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红棕色,仔细观察时,上有稀疏短毛,内表面有细密的黄棕色短绒毛,放射状排列,具光泽,中央有1果实脱落所遗留的圆形凸起的疤痕。质薄而体轻。气无,味涩。以红棕色、质厚、味涩、表面带柿霜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平;归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能降泄,平而不偏,专入胃经,善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呃。

功效

降气止呕。

主治病症

胃失和降止呕逆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苦降,故气虚下陷者慎服。

故事

以前,有祖孙两个,孙子跟着爷爷学中医,但总不上心,于是,爷爷带孙子到山上放牛,一边走一边指着山上的花花草草说:“这都是药材,多好的药材啊。”

小孙子好奇地问:“什么时候开始叫我学习救人的本事?”

爷爷笑着说:“别急,慢慢来。”

然后他们继续跟着家里的老黄牛朝山里走去。大山里的秋天随处可以看到成熟的野果,没走几步就看见前面有棵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被采摘,剩下不到几个橘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非常诱人。爷爷用树枝给孙子勾下来两个,孙子急不可耐地吃了起来,甜甜的爽滑的感觉很是舒服,爷爷却蹲在地上拾满地的柿蒂把。

“我说爷爷,你吃个柿子吧,柿蒂把不能吃的。”

老爷爷看着孙子,笑着说:“这可是救人的好药。”

一听说救人的好药,孙子便帮忙拾起来,满地的柿子蒂一会功夫就拾干净了,爷爷用随身带的布袋足足装了小半袋。

“这东西看起来很丑,皱皱巴巴的,能治疗什么病?”,“打嗝?”“打嗝也是病?我每天吃饱饭后都要打几个嗝,很舒服的事情,怎么会是病?”孙子不信,问道。

爷爷笑着看着他,摸摸白胡子:“打嗝多了也是病!而且很难受!”孙子将信将疑,拉着爷爷的手追他们家的老黄牛去了。

当天边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后,祖孙俩才慢慢下山回家,玩了一下午,小孙子很快就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家里来了几位不认识的客人,其中一个女人不停地打嗝,就像老公鸡吃了蜈蚣,不停地嗝噜嗝噜,满脸痛苦的样子,爷爷摇了摇半梦半醒的孙子,让他看看打嗝打多了有多难受。随后爷爷从腰包里抓了一把前一天下午拾的柿子蒂给病人,让病人回家煎水喝,病人在半信半疑中离开了。

迷迷糊糊中,孙子晚饭还没吃完就又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一阵香气将孙子弄醒了,只见爷爷端着一碗鸡蛋面条让他起来吃。好诱人的家伙!这可是每年过生日才能吃上的东西,小孙子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就吃了起来。

“今天为什么有好吃的?”孙子好奇地问。

“昨天下午拾的柿子蒂换来的!”

“柿子蒂能换鸡蛋?”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今天我们再出拾!以后每天都吃鸡蛋!”

爷爷笑了笑:“是昨天晚上那个打嗝的病人今天早上送过来的,他的病好了。”
  爷爷平淡谈的话让孙子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为什么别人不知道柿子蒂可以治病?为什么治好了打嗝病人却硬要感谢?看来我以后一定要听爷爷的话努力学习中医中药知识,解除乡亲们的痛苦。吃完鸡蛋面条,又该上山放老黄牛了,同时顺便采药。从此,小孙子对中药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文章来源:中医药会员之家

医院中医门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