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与文化、与文人生发出很多逸闻轶事。魏晋时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的陶渊明成为隐逸文人的鼻祖;《世说新语》载“竹林七贤”中的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又说他“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刘伶成为酒中君子,还著有《酒德颂》传世,也传为贤者佳话。唐代的“饮中八仙”之贺知章、李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更是独领文人之风骚!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带“酒”的佳制。既有《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词章,显示她贵族闺秀悠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的品饮;也有南渡后,国破家亡,境遇孤苦,酒樽满蘸哀愁凄情,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
古代妇女中善饮而善写,把酒作为创作生活中的尤物的,李清照恐怕是代表人物了。
而在现当代女作家中,赵清阁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年5月19日《和平日报》上就有一则《张爱玲闹恋爱,赵清阁是酒鬼》新闻,说:“好久没有看到赵清阁的文章了,她住在北四川路一家公寓房子里,此人脾气之怪,无以复加,一向以正统作家自居,公共场所我们谁也不能看到她的影子,有一次,我去看她,忽然发现她闺房里堆满了空酒瓶,想不到大作家竟然是酒鬼呢?”
《申报·春秋》中有一篇题为《漫谈女作家:“奇女”赵清阁》的文章,说“田汉在四川北碚时曾有一首诗送给赵清阁。至今还掛在她上海寓所内。诗云:
从来燕赵多奇士,清阁翩翩似健男。侧帽更无脂粉气,倾杯能作甲兵谈。岂因泉水知寒暖,不得山茶辨苦甘。敢向嘉陵寻画料,弹花如雨大河南。
此可为清阁写照。
年10月12日的《立报》载《洪深酒醉杏花楼,举杯跪拜赵清阁》曰:“前夜文协假杏花楼欢宴应重琴,刘开渠等之聚餐会中,洪深酒醉,开罪了女作家赵清阁,赵亦酒醉,硬要洪老陪罪,洪老于众人逼迫下,不得已举杯跪地,向赵小姐致歉,洪老事后大呼倒霉,平生第一次与女人下跪,偏偏又在大庭广众之中,好不悲哀!”
洪深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开拓者,是著名的导演、教育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建立了正规的导演制,实行严格排练制度,还第一次实现了男女合演,成为国内话剧的首创。可以说,他是中国话剧的祖师爷。解放后,他曾在对外文化联络局任过局长,年,洪深离世,享年61岁。洪深的弟弟洪济,就是香港著名艺人洪金宝的爷爷。
赵清阁与洪深相识于年代上海天一电影公司,接触最多的是在重庆。而就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在抗战时生活却极其困难,竟然演出了一出举家自杀的悲剧,幸而抢救及时,没有酿成惨剧。年春节,赵清阁得知他年关难过,便向华中图书公司老板唐性天协商,预支给他一笔稿费;因赵清阁当时正在为华中主编《弹花》文艺丛书,决定约他一部稿子。这样总算弄到五百元,解决了他的“年关”之急。事后,他送给赵清阁一只小铜虎,他知道赵清阁喜爱小玩艺,虎又是她的属相,他让赵清阁留作纪念,并意味深长地说:“人要有点虎骨,等到有天我死了,看见小铜虎就会想起我们的患难之交。”从此,赵清阁与洪深的友谊也日益深厚。赵清阁有两篇文章写到与洪深喝酒饮宴的往事。赵清阁在《挥泪忆安娥》一文中记写了“文协”入川,年3月,在重庆举行的“文协”成立周年纪念会,晚上借“生生花园”举行宴会的情景。宴会上赵清阁和安娥、白薇、陆晶清、王礼锡等同桌,安娥好闹酒而没有量,晶清善饮。邻桌洪深向安娥、陆晶清和赵清阁挑战摆擂台,斟了三小碗酒,要她们三位女士喝完就算赢,否则受罚。安娥一碗未尽,陆晶清不服,也只喝了一碗。白薇在旁边喊道“不能输给他!”这时,安娥让赵清阁上阵,赵清阁虽然有点望“碗”生畏,但是又不甘心认输,就硬着头皮把第三碗酒喝干了。轮到洪深,安娥让他也喝一碗,他没喝完已经醉了;于是他输了应受罚,可他想赖,赵清阁她们哪里肯依,安娥便向主席桌控告。郭沫若让邵力子当法官,邵力子裁判,罚洪深唱了一段京剧《玉堂春》中的“女起解”,博得一片掌声。赵清阁在《大胆文章拼命酒——忆念洪深同志》回忆了解放后与洪深的交往与友谊。年赵清阁到北京送审自己编剧的影片《女儿春》,看望了洪深。他在家里请赵清阁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过了几天,赵清阁要离开北京了,洪深又为她饯行,请她吃了一顿烤羊肉。在一家北京最老的烤肉馆子里,人们围着一个砖砌的锅台,中间烈火熊熊,人们站着叉了羊肉自烤自啖。洪老吃得津津有味,他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赵清阁说:“这天吃羊肉,他的洒脱风趣不减当年。但再也想不到,此次就是我们在北京聚会的最后一次。”赵清阁说,年底“洪老再度抱病莅沪,这时我听说他患高血压病,因此他来看我,要我请他吃蹄膀,喝老酒;我开始不同意,因为这两样东西都于血压病不利。但他不以为然,他告诉我:一位懂心理学的医生说过,只要病人喜欢吃的,吃了即使无益也不会有害;反之,不喜欢吃的,即使无害也不会有益。我不忍扫他的兴,只好依从了他。”饭后,洪深用车把赵清阁送到弄堂门口,躬身握别,没想到这次握别,竟成永诀!如今,当年“大胆文章拼命酒”的洪深和“倾杯能作甲兵谈”的赵清阁都已经作别了西天的云彩,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去了,他们的诗酒文章和纯真的友谊却永久的留存于人世之间,而且愈存愈久愈香!(本文插图来自陈军主编:《赵清阁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本文作者:张彦林点击购买《赵清阁文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