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验案精选案一发热中风肺炎脑出血 [复制链接]

1#

急症

发热、中风(肺炎、脑出血)

病例

徐某,男,59岁。

初诊(年7月29日)

主诉:中风、发热。

现病史:脑血管畸形导致脑血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7月19日突然头痛、呕吐,医院急救进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后,转入医院,进一步治疗后脱险。但卧床数日后,出现头痛,7月27日出现发热,口腔温度38.5℃,发热时起时退,咳嗽少,但咳嗽则头痛甚。西医诊断为肺炎(卧床导致),予抗生素静滴3日,热度仍丝毫不退,舌淡,苔腻,脉弦数。家属寻陈师求治。

辅助检查:胸片提示“肺炎”。

中医诊断:发热、中风。

证候诊断:肝风内动,肺热壅盛,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肺炎,脑血管意外(脑溢血)。

治法:凉肝息风,清肺化痰,散瘀通滞。

处方:温胆汤加减。

珍珠母30g先煎,制厚朴6g,制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壳6g,炙甘草4.5g,石菖蒲6g,陈胆星6g,瓜蒌仁15g,浙贝母9g,杏仁9g后下,金银花9g,连翘9g,鱼腥草15g后下,生薏苡仁15g,广藿香9g

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饮食禁忌,多卧床休息,防止再感冒,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年8月12日)

服药3日后,热退未再起,无头晕头痛。但卧床日久,排便困难,痔疮发作,西医建议手术治疗。且痛风发作,踇趾痛剧。陈师认为内痔脱垂于外,可尝试先行益气固脱,无效再行手术。治以清肺化痰,益气固脱,散瘀通络。

处方:7月29日去杏仁、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广藿香,加柴胡6g、升麻6g、*参12g、麦冬12g、土茯苓20g、忍冬藤30g、连翘9g、白薇9g。处方如下。

珍珠母30g先煎,制厚朴6g,制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壳6g,炙甘草4.5g,石菖蒲6g,陈胆星6g,瓜蒌仁15g,浙贝母9g,生薏苡仁15g,柴胡6g,升麻6g,*参12g,麦冬12g,土茯苓20g,忍冬藤30g,连翘9g,白薇9g

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年8月26日)

动则汗出、气急,胸闷,纳可。二便调,夜寐可。舌淡,苔薄白,脉弦。治以清热化痰,宽胸理气,散瘀通络。处方如下。

珍珠母30g先煎,制厚朴6g,制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壳6g,炙甘草4.5g,瓜蒌仁12g,薤白9g,丹参12g,升麻6g,柴胡6g,石菖蒲6g,淡竹茹9g,赤芍6g,忍冬藤24g,连翘9g,*参12g,白术9g,麦冬12g

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继续以上方为基础,调理近半年,完全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陈师认为其手术后,痰瘀阻滞脑络,故头痛明显,卧床日久,痰湿阻肺、郁而化热。虽无咳嗽,但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肺部感染,仍应清肺化痰,方用温胆汤、导痰汤加生薏苡仁、广藿香豁痰开窍、芳香化湿;兼贝母、瓜蒌等清热化痰,苏子、杏仁等宣降肺气;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珍珠母等清肝潜阳。用药3日后,热退,未再发热。其后内痔脱垂于外,且有动则汗出、气急等气虚之象,西医建议手术治疗,陈师考虑患者脑溢血后卧床不起、饮食受限、气血亏虚,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升阳举陷,使患者内痔回位,免受手术之苦。另以土茯苓、忍冬藤、连翘、白薇以清热解毒、去湿通络,缓解痛风所致踇趾关节疼痛。经过3次调理,患者热得退、痔得回、痛得缓,诸症皆消。脑血管意外发病后,引发肺部感染,临床较为常见,如单纯用抗生素,仅能暂时减少痰液潴留,但并不能断绝痰湿内生的源头。陈师用清肺化湿、豁痰开窍之法,使痰浊得化、湿热得清,热势随邪而出,既退热,又开窍,不但治疗肺炎,而且对中风的治疗、乃至康复也大有裨益。

医院急诊抢救半月后出院,以中医药治疗半年后,恢复如常人,邻里皆称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