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占萍新冠来了,我在干什么 [复制链接]

1#

不是日记的琐记

——“新冠”来了,我在干什么

文/李占萍

从1月15日放寒假到1月21日,我和大多数女人一样,一门心思大扫除。洗洗洗,扫扫扫,擦擦擦,管它面上的里上的,犄角旮旯,通通洗个遍扫个遍擦个遍。忙里偷闲,学填词,写了一首《采桑子·迎新年》,“迎新除旧家家事,不畏严寒。母笑儿欢,奋斗人生几时闲?张灯结彩街街昼,把酒言欢。靓丽光鲜,夜锦衣行国亦安”。哪里知道武汉?

1月21日晚,四个好友聚会。老地方,涮羊肉,依旧畅聊诗词写作。她们乐此不疲,我滥竽充数。凤姐说,因为武汉,退了机票,一家人的出行计划取消,损失了两三千块钱。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听说武汉,第一次听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不看新闻、不看头条、身在闹市却与世隔绝的我听着她们说“被武汉”的人的尴尬,只能用吃喝掩饰对热门话题的茫然。

1月22日下午四点,我心血来潮去水库绕了一圈。尽管是暖冬,冰依然结得很厚。玩的人不太多,大约一二百。划着冰船,互相追逐;骑着自行车,有点儿浪漫;坐着冰圈,体验速度与激情。可玩的项目不多,却也尽兴,直到日落西山。想着年后带孩子们来玩,一定很开心。瘟疫似乎还离我很远,人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被打乱。

1月24日,我们一家三口与朋友一家四口包了饺子,看了春晚。一起过除夕是我们多年的惯例,感觉都有所顾虑,但还是聚了。

1月25日,驱车去了婆婆家,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走街串巷拜年的人似乎少了,而且年轻的男孩女孩都带着口罩。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天天谈养生的父亲竟然去活禽市场买鸡。面对儿子的警告提醒竟然无所谓地说“没事”,作者的情绪很激动,言辞有些尖刻,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无知无畏。我一下子感觉到现实严峻,不容乐观。网上一搜,铺天盖地,全是“新型冠状病毒”。

1月26日到2月8日,我自觉禁足。老公下楼买过两次菜;响应号召,出去扫过雪。儿子也下楼两次:去了超市和药店,买了吃的和腹泻药。不做贡献,怎能添乱?这是我们的原则。

再也不是不关心时事的人了。疫情每天都牵动人心:确诊数,疑似数,治愈数,死亡数。全国的本地的,数数在心。感动着各地奔向武汉的医护,钦佩着危言危行的高龄院士,羡慕着义无反顾的援助者,心疼着一线医护的手的身的心,同情着封城后恐慌的武汉人,懊恼着一个小人物闭门不出的无力,可悲着抢购口罩、双黄连口服液的疯狂,气愤着发国难财的奸商,科普着新冠的常识,搜索着人类遭受过的十大瘟疫,阅读着各类文章,倾听着各种声音。

所有有良知的国人都想做点什么,都想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有人在谋划,有人在奉献。大多数人选择尽量不出门(面对瘟疫,隔离最为简单粗暴可行),韩红在募捐,各单位在排查,各小区在严管,网站在开讲,战疫作品在应运而生。电台滚动播出合唱《天使的背影》,白薇老师写了《这个春天,我们上课》,蔚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