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扣好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刊首语在这充满生机、花香四溢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第71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此,本报向全市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儿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合法权益有效保障,成长环境持续优化。沐浴着伟大祖国的阳光雨露,孩子们快乐生活、茁壮成长!值此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六一”特刊,宣传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经验做法,展现各地小朋友童心向党、健康成长的生动景象。本报记者朱晨晖通讯员庞韬邢闻
  近期,桥东区红旗楼小学三名学生扶起倒地共享单车、桥西区“小哥俩”拾金不昧的事迹在我市广为传颂。他们的文明之举和优秀品质,激励着全市广大儿童对标先进,立德立志、向上向善,也折射出我市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学校家庭合力共育的工作局面,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引领广大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朵朵蓓蕾补足文明“营养”尽情绽放。
  学校是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我市各小学、幼儿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劳动技能、科技体验、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并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渗透其中,使孩子们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文明素质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校园教育的全过程,让儿童的“育德”与“增智”同步进行,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扎实推进党史学习进校园,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教和家风的熏陶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我市将家庭教育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各小学、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同时不断创新家校合作模式,着力构建家校共同参与、合力育人的大德育体系。近几年市教育局、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市妇联分别创新推出“张家口家庭教育名师公益大讲堂”活动、开通“张家口家庭教育公益咨询热线”、开设“聊聊孩子那些事”家庭教育专栏、成立张家口市白薇老师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称赞。
  “社区”不仅是儿童课外活动的场所,更是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各地各社区积极设立“四点半课堂”、青少年校外辅导站等教育场所,在市妇联组织下成立“家长学校”,为广大儿童培德启智提供“校外课堂”。此外,全市各相关部门持续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加强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经营、文化等环境治理,合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净土;各级关工委倡导“五老”发挥优势作用,在村里、社区内给儿童讲红色故事、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传统文化、讲法律知识等,引导他们奋发向上、学德向善;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全部向儿童免费开放,让他们在参观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激发爱国爱家乡情怀。

本文来源:张家口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