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乘风破浪的姐姐,不要只盯着演艺圈北京大 [复制链接]

1#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乘风破浪的姐姐》都已经火了。

不同于其他选秀团综,《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的是在娱乐圈里已经很有资历的女艺人。她们是歌手、演员、主持人,个性一个比一个独特。

这些熟面孔之所以让观众有了不一样的新鲜感,其实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女团就应该是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而她们却讲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女性故事。

能够打破世俗偏见,走出独特命运轨迹的女性,总是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中国古代史讲述了一个“子承父位”的循环故事,那么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女性才真正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作为别人故事里的配角。

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就是那些乘风破浪的现代女作家和她们笔下的女性故事。

她们有的是出生在仕宦家族里的闺阁小姐,却勇敢地走出家庭、背叛角色、追求自由,成为时代的先驱者;她们有的尝尽人生的苦难,却保有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书写下对人生、历史、命运的洞察;她们热烈、勇敢地追求爱情,追求理想,向所遭遇的一切的不公进行反抗和斗争。

在巨变的时代里,她们正是在时代潮流的浪尖上“乘风破浪的姐姐“。

庐隐

-

庐隐原名黄淑仪,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意思。

在庐隐出生的当天,她的外祖母去世了,她也因此被母亲被认为是一颗灾星,被送去给一个奶妈抚养。生为父母之家的弃儿,这或许使庐隐最先,也最为敏感地在朦胧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女儿之身,意识到了新女性所面临的一片血色的苍白。

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做了几年教员,或因感到无趣而辞职,或被守旧同事排挤离开。在感情上,她也是倔强的。她不顾母亲的反对,要与舅父家的表哥成婚,当她感到双方在思想上的不合适之后,又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她结婚又丧夫,带着孩子漂泊到上海,之后又遇见了比她小九岁的第二任丈夫。年,34岁的庐隐因难产手术而死。

庐隐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接受着新思想洗礼的同时,经受着旧时代的磨难。她一生清贫,艰难度日,唯有不曾间断的写作,留下了比生命还宝贵的作品。她是一个先驱者,是五四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女性之一。

她的代表作有《海滨故人》《地上的乐园》《灵海潮汐》等。在她的笔下,没有危亡、忧患、自强、社会批判、科学与民主的时代常规命题,而是女儿们的故事和女儿们的爱情。她一生与她全部作品凝聚了少年中国第一代女儿的全部力量:欢乐、痛苦与迷惘。她规避了时代,也就规避了男性主题与男性世界。然而,尽管她在作品中规避了时代,她的作品本身便是女性对时代的触摸。

冯沅君

-

冯沅君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她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是同胞兄妹。

两位兄长都是新学堂的学生,在这样较为开明的环境下,冯沅君不再满足于身居闺中读书习字,她企盼和两位兄长一样,去大城市读书、受教育。她的大学时期,正是五四运动席卷中国知识界的时候,冯沅君第一个搬起石头砸碎了校长加在校门上的铁锁。

年,冯沅君以反抗的青年女性的姿态登上文坛。在《创造周报》《创造周刊》上发表的短篇小说《旅行》《慈母》《隔绝》《隔绝之后》,因笔触大胆而震动了一代读者。在“五四”初年的女作家中,若没有冯沅君这位与父辈的礼教、观念、习俗及行为规范正面交锋的大家闺秀,那么,一代叛逆之女的形象上或许就少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冯沅君笔下的惊世骇俗之处,首先在于直写出了对传统行为规范充满强烈蔑视和挑战意味的爱情。对她笔下的女性而言,自由的爱情已不仅仅是一种与环境不相容的情感现实,而且是一种必须坚持并为之献身的信念,也是一种与污浊追名逐利相悖的高尚使命,还是一系列行动计划和行为方式。这种以爱情为事业、为信仰、为使命、为战略的爱情观,使得冯沅君所讲述的不再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恋爱故事,而是以恋爱方式共同构起的一座反封建营垒的故事。

丁玲

-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作家,她一生坎坷,经历过风光无限,也曾被打入另册。

丁玲有一种豪气的性格,这与来自家庭的熏陶不无关系。她的父亲早逝,出身名门的母亲余曼贞从小给她讲秋瑾的故事,母亲的结拜姐妹、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向警予更是把新思想带给了她和她母亲。

18岁的丁玲拒绝和表哥的娃娃亲,舅舅不答应,她就写文章发到当地的《民国日报》揭露他做官的腐败,最终解除婚约。

年,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之后被软禁长达三年,一度被认为已经牺牲。逃离南京后的丁玲转赴陕北,成为到达延安的第一位知名作家。

丁玲最风光的时候是在她成为革命女作家之后,但辉煌之后,她很快陷入了困境。年,已经被开除党籍的丁玲开始了长达21年的下放劳动生涯,直到年,才完全得到平反。

丁玲的创作也随着她的人生经历发生转变。如果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是讲述五四落潮之后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她们的孤独,写出《水》的丁玲已经从一个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变成一个左翼的、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者。在转变后的丁玲笔下,莎菲式的孤独女性主题消失了,但出现了另一种女性,一种幸运地走上了历史正路的女性。

白薇

-

作家白薇是用女性的心灵写作,而不是用中性的大脑写作。

这或许因为她的个人经历本身就如一部现代意义的女性小说或女性戏剧。根据她零散的回忆和记述,她有一个严厉守旧的父亲,她未及成年便被迫嫁到虎狼之家,她不堪忍受丈夫和婆婆的虐待而出逃求学,她为了摆脱家庭包办婚姻只身流亡日本,还有她痛苦的恋情和不愈的病痛。

白薇的写作也许是现代女作家中最具自传性的一个。笔成为帮助她承受痛苦,宣泄对生之热爱、对生之愤恨的依仗。她的代表作有剧曲《琳丽》、剧本《打出幽灵塔》、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长篇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等。

白薇的作品并不是多么伟大的现实主义史诗,她的天空是狭小的、封闭的女性自我天地,但她却写出了唯有她才能写的东西:一个真实的朴素的女人的遭际。她是真正坚持五四时期女性解放主题的作家,这一主题便是揭示女性的受压迫处境。她以自己的笔、血泪和生命,在现代文学史上划出了一道性别鲜明的印迹。

萧红

-

萧红自出世起便置身于两重世界:以父亲为象征的冰冷的家庭和以祖父为象征的温暖的世界。

在祖父支持下,萧红冲破父亲、继母以及包办未婚夫家庭的阻挡,离开偏远的呼兰县来到哈尔滨的区立第一女中读书。从中学生活开始,她经历了祖父去世、逼婚逃婚、受骗怀孕直至陷于哈市某旅馆顶楼面临被卖的绝境。

她在绝境中遇到萧军,两人相爱,度过一段欢乐却短暂的时光,但是两人之间逐渐暴露出的分歧让她重新陷入痛苦。拒绝在进步阵营里扮演一个旧时代女性的萧红,选择了南下。这是一个天真的选择,她最终在已经沦陷的香港孤独地死去。

萧红向历史和社会的反抗是一场孤军奋战。这场孤军奋战触动了历史那凝固未动的深层和女性的命运。她掉下来,一头栽倒在奴隶的死所后,才有人抬头望见,整个社会并没有一片可供女性飞翔的天空。

萧红离开了,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一般认为,她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年,她的《生死场》一经出版便震动上海文坛。作为萧红前期代表作的《生死场》,表现出的还是一群历史受害者可悲可同情的一面,后期的《呼兰河传》则蕴含了与大彻悟相伴生的坦然、平静和巨大的悲悯。女性的经验成为萧红洞视乡土生活和乡土历史本质的起点,也构成了她想象的方式。

张爱玲

-

在民国的女作家里,张爱玲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十岁时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从亲生父亲那里,她得到的只有暴力和伤害。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张爱玲封闭自我,显得孤高气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她的创作中以小说成就最高。她的小说,与丁玲、冰心等同时代女作家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女性主义。

她笔下所讲述的是一个逃遁或者渴望逃遁的故事。故事中虽然有男性,也有女性,但这个逃遁的故事不属于男性。她故事里的恶魔一样的母亲形象,揭示的是在父权社会隐秘而持久的虐待与压抑行为下的女性施虐狂的诞生。她的笔触不仅仅在揭示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摧残,更深入到了女性的精神世界当中。

张爱玲的作品是独特的、自成一派的,她有一种奇异的叙事距离与叙事语调。她的魅力与其说存在于一种真实感,不如说正是在真实感欲聚欲散的状态之中,我们似乎是透过一面布满水汽的玻璃,注视着她苍凉、凄艳的,正在老去的世界。

正是在这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故事里,一个成熟起来的女性自我形象得以从历史中浮现。

女性的故事没有结束,它还会继续讲下去。在新的时代里,“乘风破浪的姐姐”还在讲述新的女性故事。

今日活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