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考自习室中药综每天20题轻松过药 [复制链接]

1#
大叶桉叶 http://www.dayeanyea.com/
9.03

PART

中药综


  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是10月13、14日,广大考生的复习时间只剩不到两个月了,大家在这最后的阶段一定要努力提高。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些重点的中药及其功效,以起到画龙点晴,加固知识的效果。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性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
  2.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3.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要药)。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经头痛,上半身风湿痹痛)。
  藳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巅顶头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少阴经头痛)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头痛)。
  4.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泄痢。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5.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归肺胃。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归肺胃经兼归肾经,质润,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便。
  6.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苦微甘性寒,生津力强。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甘寒质轻,作用较缓,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性寒,兼归肺与三焦经,清热力强。
  7.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甘重于苦,长于滋阴凉血。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苦重于甘,长于清降火热。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咸寒,专入血分,血热毒盛者可用。
  8.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善清阴分伏热而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
  9.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治乳痈最佳。
  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专入肺经,即清解透达,为治肺痈之要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主治肠痈腹痛。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力强。
  10.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既为之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疾之要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酸寒兼归肝经,善滑肠凉血,治热毒血痢。
  11.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味苦咸,但凉血力强。
  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甘寒,退虚热中又兼润补。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温馨提示:金英杰医学网课全年全学科全阶段免费观看,年执业中药师视频阶段性录制中,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页面免费观看相关考点解析视频。考点+视频解析+试题联系全方位复习,让您的学习更有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