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滋肝阴,肝阴充足的女人更水润 [复制链接]

1#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

女性本身就属阴,任何一个脏器的阴液不足都会体现得较为明显,都会影响到整个人的水润状态,而肝阴虚更是会让女性面容憔悴、加速衰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戒掉烟酒、熬夜等坏习惯,不吃太多辛辣、易上火的食物。如果已经出现肝阴虚的症状,就要及早就医,也可以尝试借助本章给大家讲到的食疗方来滋阴润燥。

1

怎样判断你是肝血虚还是肝阴虚在讲如何滋肝阴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肝血虚跟肝阴虚的区别。大家可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阴、阳这两个概念,

但是阴、阳都属于抽象概念,“阴”包括我们体内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等各种阴津阴液,它们都属于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肝血虚其实也属于肝阴虚的一种,只不过血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广义上的肝阴虚是包括肝血虚的,但是我们这里取的是狭义的概念,除了肝血虚之外的其他阴虚证,叫作肝阴虚。肝阴,也就是肝里面偏柔润、宁静、滋养的那一面,是能够制衡肝阳的。如果肝阴不足,我们就很容易因为情志郁结而化火生热,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滋阴”跟“清热”这两个词是连连着用的。那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肝阴虚呢?首先,久病之人尤其是温病或者是热病后期,在生病过程中体内耗伤了肝阴,就会导致肝阴不足,这种时候往往出现的是急性的肝阴虚。其次,如果一个人有慢性病,或者体内长期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者肝血不足、肝火旺等,就会导致慢性的肝阴虚。最后,如果一个人肾阴虚,也容易出现肝阴虚。因为“肝肾同源”,中医常常把它们称为“乙癸同源”“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生血,血化精,二者关系非常密切。而且肾阴原本就是全身阴液之根本,再加上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木尤其需要肾水的滋养。一旦肾阴虚亏,不能够往上滋养肝木,也就是水不涵木,就会导致肝阴虚。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肝阴虚,都有一些相同的症状,包括头晕耳鸣、眼睛干涩、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特别害怕强光,并且还烦躁易怒、脸色潮红、心中烦热、口干舌燥,还有盗汗潮热等症状。查舌把脉的话会发现他们脉弦细数,舌红少津。大家能看到,这些症状跟肝血虚的症状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两眼干涩、视力减退、头晕耳鸣等,而且肝阴虚和肝血虚都会感到侧胸部位出现灼痛感,这是因为阴虚生了内热,内热随着肝经循行的路线到达了胸胁部位。但二者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肝血虚还往往体现在月经上,月经量比较少,而且颜色比较淡,也通常是脸色苍白萎黄的,但是肝阴虚容易面色潮红,这是它们的一个明显不同点。由于肝阴不足,所以体内是有虚火的,而火和热都会往上走的,所以容易到达脸部,这时候患者脸上就会感觉像火烤似的发热,于是导致面色潮红。而且这种发热是突突然出现又突然停止的,来去无踪,这是因为这种虚热突然上来之后,通过皮肤发散出去,于是发热暂时得到缓解,面部的潮红也就自己消失了。我们把肝阴虚和肝血虚进行具体区分,是为了辨证需要。但临床上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调理的时候就要一起调理,既要滋阴又要补血。我们把肝阴虚和肝血虚进行具体区分,是为了辨证需要。但临床上很多时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所所以调理的时候就要一起调理,既要滋阴又要补血。

2

一贯煎,涵养肝阴的无上良方要说起滋养肝阴的妙方,我们不能不提“一贯煎”,“一贯”就是一以贯之的意思,这是由清代著名医学家魏之琇创制的方子。魏之琇对当时古代医书中的养肝法颇有微词,他认为对于肝病需要用濡养的方法,而不是用流传已久的苦寒之药伤肝阴。但医书中没有补肝之法,所以让很多人的肝病都没有能够得到良好的调理,于是他自己创造了这个养肝之法,具体表现就是一贯煎。

一贯煎中用到的药物是:北沙参9克、麦冬9克、生地黄18~45克、当归9克、枸杞子9~18克、川楝子5克。然后,把这些药加水煎煮就可以。

这个方子里的生地黄、当归、枸杞子等药物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其中主药是生地黄和枸杞子这两味。大家如果对中药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这两味药都是能够滋养肾阴的,用肾水来养肝木,通过滋养肾阴达到滋养肝阴的目的。

而北沙参可以润肺阴,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所以如果肝阴不足,也容易导致反克,影响到肺的功能,所以北沙参可以调养由于肝阴不足而导致的肺损伤。而且,北沙参还能够让脾胃的清阳之气得以提升,所以能够养脾胃。人体的五脏不是独立存在的,肝气疏疏泄失常,肝阴不足,当然也会累及其他脏腑,所以用北沙参可以让肺和脾胃都得以调养。

麦冬也主要是养肺阴的,可以清掉上焦的郁热,它的效果比较好也比较快。而且麦冬不仅走肺经,还能够入肠胃,所以它清热的范围是从上焦到中焦,肝阴不足导致的郁热之证它都能够润降。

当归补血活血的功效我们都已经比较清楚了,而川楝子在这里起到的是辅助滋阴的效果。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疏肝功效。这六味药物的配合是比较讲究的,它们重在滋补肝阴,但同时也兼顾了其他脏腑的功能,而且它们滋阴养血,用的是柔肝的方法,用濡养之法来养肝疏肝,而不是用苦寒之药。前面我们提过,肝为刚脏,它是将军之官,调理的时候宜柔肝、平肝,这样效果才更好。

古人认为“方中地黄、杞子滋水,以育肝体;沙参、麦冬养金,以制肝用;当归辛香善走,补血活血;川楝子泄肝通络,调达气机。全方总以肾为肝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刚悍之性;肺能克肝而本主制节,养金所以制木,以平其逆动作乱”。当时的其他医家就对这个方子的妙处赞不绝口,认为“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经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不少女性往往是郁久化火才导致的肝阴不足,我们可以用它滋肝阴,同时解肝郁,一举两得,所以在这里特别推荐给大家。这个一贯煎方子里用到的各味药物主要是以滋阴为主的,但是同时还能够疏肝。不少女性往往是郁久化火才导致的肝阴不足,我们可以用它滋肝阴,同时解肝郁,一举两得,所以在这里特别推荐给大家。

不过临床上我们运用的时候,还需要对症来加减药物。比如,如果患者月经量比较少,甚至出现闭经的现象,这时候要把熟地黄改成生地黄,再加上阿胶、鸡血藤等养血药;如果阴虚得非常厉害,就可以加玉竹、石斛等;如果五心烦热,可以加莲子心、五味子等;如果潮热盗汗,可以加入白薇、青蒿等;如果胸胁部位胀痛,还可以加上郁金;等等。总之还是那句话,尽管这是个无上良方,大家日常自己服用的话,建议还是找医生开药。而且,它并不能作为日常调养身体的方子,症状消失之后就不要继续服用了。

I版权声明

本文节选自《沈氏女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