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西,你会想到什么呢?面食、陈醋?还是一道道山川,一座座古城?山西不仅风光无限好,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更是有着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地理优势,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味三晋药材——龙骨。
01
龙骨的起源
龙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山西有许多地方都出产龙骨,其中最多的为晋中市的榆社县,全县共有个村,产龙骨的就有多个村。陶弘景《名医别录》曰:“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采无时。”
榆社的古生物化石蕴藏十分丰富,大概在距今万-万年,榆社是一处森林茂密的盆地,生活着三趾马、剑齿象、大唇犀牛、羚羊等生物,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地壳的运动变化,它们渐渐地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死后就被埋在泥土里形成了化石。
02
龙骨的故事
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河南安阳有一个理发匠,因身患疮疖无钱医治,给人理发时听说郊外随处可见的动物骨头也可以治疗他的疾病,就用捡来的骨片碾成粉敷在疮上,没想到不久之后伤口就痊愈了。后来他去请教大夫,大夫说这种甲骨片就是中药龙骨,于是他就开始收集这种卖给药铺。
后来有一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了疟疾,也按医生的处方从药店中抓来了龙骨等药物。当查验药物时,他发现在这些龙骨上有刀痕,仔细一看,是一些像文字的符号,与殷商青铜器上的铭文竟然十分相似。
原来这些甲骨是商代占卜所用的骨片,上面的文字即是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于是,这些刻字的甲骨也身价倍增,成为了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03
龙骨的功效
龙骨又称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提到龙骨,都知道龙骨是对睡眠有帮助的中药。
:甘涩,平。《本经》:"味甘,平。"《别录》:"微寒,无毒。"
:入心、肝、肾、大肠经。
/p>
1.镇静安神。龙骨这种药材可以起到很好的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缓解失眠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用龙骨搭配龟板、远志来帮助安神,此外对于癫狂、心悸健忘、精神压抑都有很好的疗效。
2.平肝潜阳,可以用龙骨搭配牡蛎、生白芍、白薇、菊花、钩藤、玄参、天麻等药材,对高血压导致的头晕目眩、烦躁等都有着不错的辅助作用。
3.收敛固涩。可以用于辅助遗精、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抗病能力。
:镇静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龙骨配伍生牡蛎、枸杞、菟丝饼、川黄柏、砂仁、炙甘草、北沙参、炒杜仲等药材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龙骨配伍生石膏、大黄、儿茶等可用于治疗烫伤。
龙骨配伍冰片、生龙骨、当归、朱砂、煅石膏等可用于治疗化脓性疾病。
龙骨经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做法: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温阳散寒,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还有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
经方二
加减柴龙牡汤
食材: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茯苓、桂枝、大黄、龙骨、牡蛎、炒枣仁(研冲)、琥珀(研冲)、生姜、大枣。
做法:先煮龙骨、牡蛎约20分钟,再加余药,大黄后下。分中午饭后和晚上临睡前30-60分钟前两次温服。炒枣仁、琥珀研面,临睡前随汤剂一次性冲服。
功效:和解清热,镇惊安神。用于治疗失眠兼见恐惧、抑郁者。
友情提示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图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故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