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艺▏期
丽江文艺之魅力
聚会回来后,一直纠结于今年是否还要写篇关于丽江文艺三周年的文章,也就理所当然的失眠了,一张张丽江文艺新老朋友的面孔挥之不去,一句句祝福和共勉的话语不时在脑间浮动,好像在提醒自己什么。午夜的丽江城还没有熟睡,依稀可见上空中飘着今年丽江文艺聚会的主题:“如此坚持,只为相见。”
因为坚持,所以遇见你们,遇见更多美好。因为坚持而半夜未眠,愿与更多人分享丽江文艺三周年聚会的点滴美好!
我是幸福的,在丽江文艺聚会那天,不仅仅收获了一份份友谊、几本老师们的佳作、一张张笑脸,更多的是因为我觉得找回了柴米油盐背后那个年轻的自己。
去年是我第一次参加丽江文艺的聚会,聚会中没有一个人是我曾见过面的,都只是一些网友似的朋友。我也忐忑过,只是聚会中的氛围验证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欢歌笑语,不分老少、不论学识高低,我们融洽并欢愉地为丽江文艺庆生。二周年聚会的一张张新面孔变成三周年聚会的老熟人。
聊到聚会,日常中也有许多聚会,只是大都就是打打麻将,说说你长我短,我很少参加亲友们之间类似的聚会,所以在亲友心里也没有留下过什么好印象,不过我也并不为此有情绪。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我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支配,只是我不愿把时间留给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上,平日里很少有人能约到我小聚一次。而我却乐于参加丽江文艺的聚会,这就是丽江文艺的魅力,文学之魅力吧。
“我身穿蓝色夹克,格子休闲裤,披着长发,手提黑色包。”我在向电话那头的人描述着。他叫罗忠云,是我在昭通师专的师兄,只是我们相差好几届,以前从未见过面。我们的相识是在丽江文艺三周年聚会报名群里。聚会前两天我就收到来自昭通的罗忠云师兄的信息,他为了这次聚会赶到丽江。像罗忠云师兄一样为这次聚会赶来的还有昭通的彭丽,大理的林雳翔,贵州的韦云龙,河北的王楠等丽江文艺的新老朋友,我不得不说,这是丽江文艺的魅力!
师兄罗忠云
聚会前一天晚上,和筹备组的朋友们忙完回家的路上,我落泪了,“再见小贝,回到家说一声。”我的泪水是看着筹备组的好友小贝离去而留下的,小贝家离聚会地点十多公里,小贝一人大晚上来回不方便,是他老公骑着电动车陪着来帮忙的,他们和我们忙完后,骑着车匆匆消失在夜幕里。听说他们回到家已是23:00点以后了。夫妻俩家里还有两个未满五岁的小孩,却大晚上赶来为丽江文艺三周年聚会忙碌,那晚我为丽江文艺的魅力和小贝夫妻俩的坚持所感动。
左二为在做筹备工作的小贝
聚会这天的一幕幕定格在了我心里,被主编剑猛和策划华哥的用心感动,被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演感动,被一张张笑脸感动,被丽江文艺的魅力感动。
聊了那么多零零散散的话语,敲键盘的手却不舍停下,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大家,留在丽江文艺四周年、五周年、十周年再续!
我合上电脑,打算睡个有梦的觉,只是不知忙碌了近一个月的筹备组的小伙伴们是否已入睡?来参加聚会的一百多位丽江文艺好友是否满意归去?这一个个答案,就等来年再续吧!
配图由和剑猛提供
编辑白薇,邀你共话丽江文艺和玉雪
自由职业者,喜欢阅读,喜欢诗歌,坚信看书、写作能找回柴米油盐背后那个年轻的自己!
如果,你的梦里有丽江。那么,这一定是个文艺的梦。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