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艺▏期
丽江地图
中国人对事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
安全感来自对一个地方的肆意依赖,因为那个地方有熟悉的人,成长的足记,还有熟悉的味道。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固守的乡愁。
的米线就是这样一种味道,是一种带来安全感的味道。
上大学后,每年寒暑假回家都会吃一次那些记忆里的味道,市一中门口的烤饵块,忠义市场老奶奶的凉宵,忠义小吃的米线。
我对『忠义小吃』的米线独有情钟,毕竟吃了十多年,哪怕现在家里人都觉得味道不如以前,我还是在每年寒暑假回来时去吃上几次,尤其钟爱碗里那一大堆不欺骗人的实打实的肉沫和韭菜,吃一口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还有煮米线里的酱油味,在北方读书,他们的饭桌上酱油比较少,所以这让我很怀念。
『忠义小吃』的店主是一家东北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女儿,我和店主的大叔比较熟悉,因为他比较健谈。已经记不清大叔他家是哪一年因为什么事来到丽江,只知道已经在丽江待了30几年,他老婆的口音都变成丽江汉话了,可大叔的普通话依旧一口东北味儿。三十多年的岁月里,大叔已经听得懂纳西话了,饭店里客人用纳西话聊天时,大叔还时不时能搭上几句话,然后客人就会用一脸的惊讶回应他。感觉大叔那里肯定有很多老客户,忠义市场生意人的八卦。这种感觉就像是:我都懂,但我不说。可是我一直猜想也许大叔他家才是真正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从未亲口讲出来过。他们一家人独立于这个市场存在,可是,他们确实一直生活在丽江。
『忠义小吃』的店面很小,从我对它有记忆起就那么大,即使店内的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从煤球炉变成液化气造,从一次性筷子变成全自动筷子消毒机。但是地方就那么大点,没有变过,房间里有四张桌子,还有一个小隔间用来煮米线,房间外还放着一个桌子。小隔间和桌子之间的路就是饭店的唯一通道,很窄,顶多两个人并行。他家只卖煮米线,饵丝,面条。到下午三四点便会关门。
『忠义小吃』的客人很多,很杂。但是老客户占了九成。每次去吃只能早早去,要不然有可能要等很久很久。经常在店内会听到有人打在吃米线这里等你。忠义市场有几十家煮米线的,可是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认准了他家。大叔上一分钟还在和一个纳西阿奶讨论市场的菜价,下一分钟就在和一个公司负责人讨论车子停车位的费用,大叔问:我上次开着车见到你,你那是啥车?那个人回答:哦,那天,我去参加公司年会,我开的玛莎拉蒂。这个小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故事走进来。
【今早八点,我又去『忠义小吃』吃煮米线。
叔,我要一个小碗米线,在这儿吃。
他没回应我。
叔,我的米线煮了吗。
那当然,我能把你的忘了吗?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忘了谁的都不能忘记你的~只是女大十八变……
哈哈,不是。我想说如果没煮我想试一下面条来着~
哦,那就明早吃面条吧,或者中午来吃。
吃完了。
叔。我走啦~
好嘞,记得来吃面条。
哈哈,看心情。
你指定心情好,看见我心情就好了。
我想,如果不是忠义小吃自动选择关闭,我不会主动抛弃它,毕竟有一个饭店看着我长大,我也见证了饭店牌匾的更新换代,我会一直在那里找找熟悉的味道,见见熟悉的人。
如果来丽江,一定要记得去逛逛忠义市场,那是丽江人民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去忠义市场一定要记得去『忠义小吃』吃碗米线,用最简单的美食感受属于这座城市的市井温情。
编辑:白薇
配图由作者提供
更多故事,丽江文艺等你
维尼熊的小卖铺
一点也不文艺,可是喜欢文字传递的温暖,正在努力变得文艺的女纸。
如果,你的梦里有丽江。那么,这一定是个文艺的梦。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