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陷造成车辆售后严重垄断
近期,国内首次汽车零整比 系数研究成果显示,国内不少车型零配件价格贵得离谱,一款奔驰车型零配件总价竟是整车价12倍多。
价格畸高背后,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侵害,更反映了我国汽车市场长期存在的弊病。专家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管理的制度缺陷已导致垄断危害的产生,监管部门不能再视而不见。
售后成车市最黑 一环
买得起,修不起,是中国大多车主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然而,商家黑 到什么程度,攫取暴利到了怎样疯狂的地步,大概很少有人能弄清。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 系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 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 两个重要系数。
数据表明,国内一些车型的零整比 系数令人咋舌。如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系数高达1273%,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中国更换这辆奔驰车所有配件 的花费,可以购买12辆多新车。而华晨宝马3系E90LCI车型,系数也高达661.74%;除了豪华品牌,在中国保有量巨大的丰田,在零配件定价上也 毫不手软 ,旗下车型雅力士达到720.28%,卡罗拉达到625.22%,凯美瑞则为503.80%;其余品牌中雷克萨斯、大众、奥迪、比亚迪被调查 车型零整比 系数也超过400%,仅有少数几种低于300%。
零整比 系数越高,显然就代表零配件定价越贵。那么,本次调查数据,反映出我国某些品牌车型的零配件贵得有多离谱呢?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君说: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300%左右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是最常见的。600%、700%这么高的数据显然不合理,尤其是外国车企抬高了零配件定价,目的就是攫取暴利。
零整比揭示出我国汽车消费领域的不良现象。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车企侵害消费者的黑洞 在国内并不少见,例如有些车型肆意加价销售问题等,但售后环节可能是最黑 的一环,一旦买了车,就必须被迫挨宰 ,这就是垄断惹的祸。
谁纵容了垄断欺客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很多环节的贵 ,根源的指向性似乎越来越明确--垄断。而且我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多不合理现象甚至涉嫌垄断的行为,都指向实施多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并非是为了汽车售后服务垄断而设,但却间接强化了国内 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其中该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