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青和张爱玲齐名的犹太作家,一生都在 [复制链接]

1#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男子即便有了外遇也不会轻易离婚,因为即使老婆已成为糟糠,再不济也可以管家带孩子。且有能力和财力沾花惹草的名门望族,休妻也始终是件不名誉的事情。”

这话颇为理智和现实,说出这句话的人叫苏青,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曾和张爱玲齐名。

张爱玲这样说过:“如果特别把女作者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作为民国时期的女作家之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女性独立解放,但一生也不断受女性传统观念束缚影响,以至晚年凄凉。

有人说她是“走不出围城的觉醒者”,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这位曾名震上海滩的女子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蟾宫折桂得期许,急流永退留深遗

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书香门第,原名叫冯和仪,取“鸾凤和鸣,有凤来仪”之意,可见家中对她的期许。

祖父冯丙然是思想开明的清末举人,曾任浙江省副参议长,在当地很有威望;父亲冯松雨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在上海一家银行任职。两人均重视教育,对苏青幼时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然而好景不长,11岁时父亲离世,至此冯家开始破落,经济也日渐拮据。

读中学时苏青和同学李钦后因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并相爱,李钦后家境富裕,相貌英俊,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两人在当时算是一对才子佳人。因此当李家上门提亲时,苏母综合考虑后就同意了。

年,19岁的苏青考入民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是当地宁波府六县中的第一人,红极一时。她长相美丽,又有才气,很快在校内成为风云人物,被称为“宁波皇后”。

名声很快传开,在东吴大学读书的李钦后和家人知道后担心婚姻生变,于是提出完婚,苏青一开始并不同意,但在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年夏天,两人在宁波举行了婚礼,那年她大一,20岁。

在人生的第一次“自由和家庭”选择中,苏青选择了家人。

苏青在后来自传《结婚十年》里这样描写女主人翁苏怀青:按照传统习俗,上花轿前女子不能下床,但人有生理需求,于是苏怀青就扯开枕套自己解决,然后装作没事人一样睡去。

还有一个情节,说上花轿前女子要哭泣,表示不愿离家之意,然后由兄弟硬抱进去,可当苏怀青看见弟弟额头青筋暴涨时,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进了花轿,引起宾客哄笑。

她无疑是善良的,尊重母亲,心疼弟弟。但也是新潮的,根本上说苏青并不在乎所谓的习俗,一切只是为了照顾家人的情绪而已。

二、新旧交替矛盾起,夫妻渐远携子离

其实在婚前苏青就已经怀孕,婚后不久,苏青返校读书,很快,她面临了人生中“自由和家庭”的第二次选择,在学业和孩子之间,这次她依然选择了后者。

退学在家中待产的苏青,估计没有想到她再也没有机会返校读书。

她在文章《生男与育女》里这样说:“生一两个女儿还可以勉强接受,生三四个女儿就够惹人烦了,生四个以上那就命苦喽……”没想到一语成谶,5年内她一共生了4个孩子,可个个都是女儿。

毫无疑问,婚后的生活并不那么愉快:三女儿早夭,丈夫和嫂子的暧昧,婆婆的不喜,小姑子的刁难,让这个曾经的“中大宁波皇后”决定出门找工作,于是她去了一个小学做教员,可惜三个月后就因为所谓的流言蜚语被迫放弃。

她随后跟随毕业的丈夫去了上海,高昂的物件和教员丈夫微薄的薪水并不能支撑一家五口的生活,清高自私的李钦后还不愿意张口请求家人帮助,于是曾经的风花雪月渐渐被柴米油盐替代,有次因为家里没米了,要钱的苏青被丈夫打了一巴掌:“你也是个知识分子,怎么不自己去赚钱?”

十年的婚姻让她渐渐闭塞,一次次的退让和妥协让她迷失了初心,这一巴掌让曾经同学眼中的“文艺女神”顿悟了,于是提出离婚。

然而在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中,苏青还是选择了家人。

她不可能没有想过一个十年没有工作的女性独自带孩子生活的艰难,而且还是4个(第5个是儿子),但善良和母爱让她没有办法放弃。

三、单枪匹马独闯荡,风靡一时犹太名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这样推测离家出走的已婚妇女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然而苏青既没有堕落也没有回去,她选择了第三者:独立创业。

她说:“一个女人在逼不得已的时候请求离婚是必须的,不过在请求离婚的时候得先自己有能力,有勇气。”

离婚后的苏青,集社长、主编、发行人于一身,创办了《天地》杂志和出版社,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完全由女性创办的杂志。

过程不可谓不艰辛,为了提升杂志的销量,她放下脸面四处求稿,运用自己的小技巧,她对张爱玲说“叨在同性,希望赐稿”;而对稍微熟悉的朋友就是“再三劝说,每日催促,不厌其烦”;她甚至还求过鲁迅的签名照片来打开销量。

有次钱不凑手,她在大雪中自己坐着黄包车,带着一车的书在街上兜售,和小贩讨价还价,完全放下所谓的身段。

有作家调侃她:“作为一个宁波女人,比男人还厉害!”又作打油诗:“豆腐居然吃苏青,血型犹太赐嘉名。”

因此被戏称为“犹太作家”,可见她“彪悍”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在嬉笑怒骂中独自承担着家庭的全部压力,还为了子女放弃合适的再婚对象。

而这一切都是生活所迫,为母则强。

四、心有柔情多苦难,晚年凄凉青烟去

新中国成立后,在伪政府朋友支持下的天地杂志社停办,张爱玲等好友都陆续离开大陆,苏青为了子女没有离去,在人生的第四次选择中,她还是选择了家人。

从此她的命运开始下坡。

她辗转去了芳华越剧团,成为一名编剧,改编的《屈原》大受好评,在华东戏曲会演时,从演员到音乐全都获奖了,只有她这个编剧因为“历史问题”没有获奖。

随后又因为一封请教信入狱1年半,出狱后在剧院开大门,又因为“文革”被辞退,贫苦交加。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晚年退休金还被人硬生生打了7折,从原本的61.7元变成了43.19元。

为了躲避邻居的欺压,她被迫和人交换住所,从市区搬到郊区,和离异的女儿以及外孙三人居住在一个10平米的屋子,成日卧床,颇为凄凉。

生命的最后,她想看一下自己曾经写的《结婚十年》,可因为书禁的原因,家里没有。

她说:“我的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么人也不通知。”

年12月7日,这个曾经名震上海滩的女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众多儿孙只来了5个,没有追悼会,没有哀乐,没有花圈,没有挽联,没有朋友……

就这样,一把火,永远消失在人间,享年69岁。

这个热烈似火,一生在追寻生活和自由的女子,一生也在妥协和退让。她是“五四”新文化和传统封建文化撞击的结合体,她一生都在写“饮食男女”,也沉陷于饮食男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